哈爾濱各區(qū)、縣(市)加快推進秸稈還田、收儲能力建設,提高秸稈“五化”綜合利用能力。首先是結合深松整地,重點開展秸稈粉碎還田和秸稈有機肥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,利用秸稈409萬噸。其次是飼料化利用。2016年累計建設青黃貯窖100萬立方米,秸稈青黃貯利用量達87萬噸;飼料加工利用3.2萬噸。在能源化利用方面,建設了巴彥、五常生物質發(fā)電等秸稈能源化利用項目,秸稈消耗量達176萬噸。在工業(yè)化利用方面,哈爾濱重點開展了秸稈板材、秸稈造紙、秸稈炭粉等秸稈工業(yè)化利用,秸稈利用量118萬噸。在基料化利用方面,重點開展了以秸稈為原料生產食用菌、作物基質的項目,黑龍江綠知音秸稈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尚志秸稈作物基質生產基地,年利用秸稈約9萬噸。
為加大秸稈還田力度,促進秸稈肥料化,省、市政府對深松整地及秸稈還田作業(yè)給予補貼。省、市政府還對摟草機、打捆機、抓草機等秸稈收集機具及玉米秸稈還田機械給予購置補貼;對秸稈飼料化利用、能源化利用和規(guī)模以上的秸稈造肥、秸稈板材、秸稈造紙、秸稈乙醇等項目給予補貼。區(qū)、縣(市)也加大投入,其中南崗區(qū)投入200萬元,購置10臺翻轉犁,用于玉米秸稈直接還田作業(yè)。市政府還對納入省秸稈綜合利用試點范圍的玉米種植地塊,沒有焚燒行為的,給予10元/畝獎勵[其中市政府獎勵5元/畝,區(qū)、縣(市)政府獎勵5元/畝]。通過落實兌現(xiàn)秸稈還田機具購置補貼和秸稈“五化”利用項目的補貼政策,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。
秸稈禁燒治本之策是要給秸稈找出路,變廢為寶。下一步,哈爾濱一方面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,吸引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(yè),通過秸稈資源的深層開發(fā)、多級增值,帶動全市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產業(yè)升級;另一方面,改造升級域內現(xiàn)有秸稈加工企業(yè),通過設備更新、技術改造、兼并重組等方式,新建改建一批域內秸稈加工企業(yè),支持其在秸稈加工產業(yè)鏈條延伸上、在秸稈綜合利用效能上做文章,在技術上提檔升級,在規(guī)模上做大做強,增強市場影響力,提高秸稈利用率。與此同時,按照事權明確、多方負擔的原則,逐步建立企業(yè)、農民、政府等多元化的籌資運營機制,發(fā)揮政策支持的引導作用、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和市場主體的主導作用,將政策性貸款向秸稈收儲企業(yè)傾斜,引導社會力量多方參與,建立多渠道、多層次、多方位的融資機制。還將支持農業(yè)大戶、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、農業(yè)企業(yè)利用現(xiàn)有空置場地或廢棄地建設秸稈收儲中心,推進專業(yè)化、市場化、社會化的收儲運服務組織建設,形成秸稈收集、打包、運輸、加工、產品配送等完整的產業(yè)鏈條,為新建、改建、擴建秸稈綜合利用項目落地生根、擴大產能提供原料保障,提高全市秸稈綜合利用市場化運營水平。